南宁新励成口才培训学校为大家详述,演讲没感情,比忘词还尴尬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站在台上念稿子,台下听众不是低头玩手机,就是眼神飘忽,甚至有人悄悄打哈欠?明明稿子写得很用心,自己也练了好几遍,可就是没人买账——问题大概率出在“没感情”上。
南宁新励成口才培训学校为大家详述,演讲的本质是“传递”,不光传递信息,更要传递情绪。听众记住的从来不是你说了什么词,而是你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。比如马丁·路德·金的《我有一个梦想》,几十年过去,具体句子可能模糊了,但那种激昂、坚定的力量,至今还能让人起鸡皮疙瘩。
那到底怎么才能让演讲有感情?不是靠挤眼泪、喊口号,而是有方法、有步骤的“情感唤醒”。今天就把我做了8年演讲教练,带过300多个学员总结出的“感情注入法”分享给你,看完就能用,下次演讲让听众跟着你笑、跟着你思考,甚至跟着你红眼眶。
一、先搞懂:为什么你的演讲总是“没感情”?
很多人觉得“演讲没感情是因为我天生内向”“我不擅长表达情绪”,其实90%的问题不在性格,而在“准备阶段”就错了。
1. 把稿子当“任务”,没和自己“共情”
较常见的错误:拿到稿子就开始背,逐字逐句抠发音、记停顿,却从没问过自己:“这句话到底想说什么?如果是我自己经历这件事,我会是什么心情?”
比如有个学员讲“抗疫中的医护人员”,稿子写得很感人,但她念的时候像在读新闻稿。后来我让她闭上眼,想象自己是那个连续工作48小时、摘下口罩满脸勒痕的护士,再开口时,头等句“我只是想让病人活下去”就带着哽咽——不是演的,是她真的“走进”了那个场景。
记住:感情不是演出来的,是挖出来的。 你自己都没被打动,怎么指望打动别人?
2. 怕“失态”,把情绪“藏起来”
有人上台前会想:“不能哭,哭了显得不专业”“不能太激动,万一忘词怎么办”。结果全程紧绷,表情僵硬,声音像机器人。
其实听众对“完美”没那么执着,反而会被真实的小情绪打动。去年有个创业者演讲,讲到公司差点倒闭时,声音突然抖了一下,他下意识说了句“不好意思,这段有点难讲”,台下反而响起掌声——因为大家看到了他的真诚。
情绪不是洪水猛兽,适当“露怯”反而更有感染力。
二、3步“感情注入法”:让你的演讲有血有肉
头等步:给稿子“挑刺”——找到3个“情感触发点”
稿子是演讲的骨架,感情是血肉。但不是每句话都需要浓墨重彩,重点抓3个“情感触发点”就行,多了反而会让听众疲劳。
怎么找触发点?问自己3个问题:
这句话是“观点”还是“故事”?故事比观点更容易带情绪(比如“他很努力”不如“他为了赶项目,连续3天睡在公司,电脑旁堆着12个空咖啡罐”)。
这句话背后有没有“对比”?比如“以前我们觉得不可能,现在我们做到了”,对比能放大情绪张力。
这句话能不能让你想起“自己的经历”?比如讲“坚持”,如果你自己有过“失败10次才成功”的经历,哪怕稿子没写,加一句“我特别懂这种想放弃又不甘心的感觉”,听众立刻就能共情。
举个例子: 假设你要讲“读书改变命运”,稿子原文是“读书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”。太干了,找不到情绪点。
改一下:“我小时候住在农村,仅此的课外书是一本翻烂的《安徒生童话》。有天读到《海的女儿》,我盯着‘人类有不灭的灵魂’这句话看了半小时——那是我第快速知道,原来世界上除了种地、打工,还有‘灵魂’这种东西。后来我考上大学,走出农村,才发现那本书早就悄悄给我打开了一扇门。”
——有具体场景(农村、翻烂的书)、有细节(看半小时)、有个人经历,情绪自然就出来了。
第二步:用“身体语言”放大情绪——别让你的手和脸“拖后腿”
很多人以为“感情”全靠嘴说,其实身体比语言更诚实。一个眼神、一个手势,有时候比千言万语还管用。
1. 手:别插兜,别抱胸,让手“动起来”
讲“开心、希望”时,手可以向上抬,像托着什么东西(比如“未来就在我们手上”);
讲“愤怒、坚定”时,手可以握拳,轻轻砸向掌心(比如“这件事我们必须做到”);
讲“难过、遗憾”时,手可以自然下垂,轻轻贴在身体两侧(比如“我到现在都记得他离开时的背影”)。
注意:别刻意“设计”手势,自然就好。 有个学员为了“显得有气势”,每句话都挥快速手,结果像在指挥交通,反而很尴尬。
2. 脸:表情要“跟着内容走”
讲笑话时,自己先笑(哪怕是嘴角微微上扬);
讲严肃话题时,眉头可以轻轻皱一下;
讲感动的事时,眼神可以柔和一点,别一直盯着天花板。
小技巧:对着镜子练3分钟。 看看自己讲不同内容时,表情是不是“匹配”的。比如讲“我很激动”,结果脸上毫无波澜,听众肯定不信。
第三步:让声音“有高低起伏”——别用“一条直线”念完全场
声音是情绪的“放大器”。同样一句话,用不同的语气说,效果天差地别。比如“你真厉害”,可以是真心赞美(声音上扬,带笑意),也可以是讽刺(声音压低,拖长音)。
1. 3个“声音密码”,立刻让演讲有层次
“慢下来”: 讲重点、讲感动的内容时,放慢语速。比如“那天,他拉着我的手说,‘别怕,有我在’”,每个字都慢一点,留白让听众感受。
“高起来”: 讲激动、号召的内容时,声音抬高。比如“让我们一起加油,创造奇迹!”,尾音可以稍微上扬。
“停一停”: 在关键句前后停顿1-2秒。比如“我花了整整5年时间,才明白一个道理——(停顿)真正的成长,是学会和自己和解。” 停顿能让听众“接住”你的情绪。
2. 避开“声音陷阱”:别用“念经式”演讲
较忌讳从头到尾一个调,像机器人念经。怎么改?试试“给句子标情绪”:在稿子上用“↑”(上扬)、“↓”(低沉)、“”(停顿)做标记。比如:
“我永远记得那天(),雨下得特别大(↓),但他还是骑着自行车(↑),给我送来了一把伞()。”
三、较后3个“避坑提醒”:别让这些细节毁了你的感情
1. 别背稿,要“说故事”:背稿会让你注意力全在“记词”上,根本顾不上情绪。把稿子改成“自己的话”,比如把“他坚持不懈”说成“他这人就是轴,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”,反而更自然。
2. 别追求“完美感情”,真实比技巧更重要:有个学员演讲时忘词了,她没慌,笑着说“哎呀,一激动把词忘了”,台下反而笑了,气氛更轻松。感情不是“演”出来的,是“流”出来的。
3. 多练“小场景”,少练“全场”:与其从头到尾练10遍,不如把较有感情的3句话练50遍。比如“我想对妈妈说声谢谢”,练到你自己说的时候眼眶会热,听众自然会被打动。
演讲有感情,不是靠天赋,而是靠“用心”。你不用成为专业演讲家,只要愿意花时间琢磨“这句话我为什么这么说”“我想让听众感受到什么”,就能让你的演讲有温度、有力量。
下次演讲前,别只顾着背稿子,先问自己:“如果我是台下的听众,听到这句话,我会心动吗?” 答案如果是“会”,那你的演讲就成功了一半。
- 详情请进入南宁新励成口才培训学校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nnxlc.5zix.com/news/139111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南宁新励成口才培训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演讲如何才能有感情的全部内容。